本报讯(记者 洪珊)金秋十月,硕果累累。在婺城区希艺家庭农场,一颗颗沉甸甸的太秋脆柿挂满枝头,像一串串黄灯笼点缀着漫山遍野。
一大早,农场负责人徐建康就带着十几名工人穿梭于农场中,将摘下的一筐筐脆柿分拣、装箱后,再运往各大水果批发市场。
“我们种植了120余亩的太秋脆柿,平均一天能采摘1000~2000斤。”徐建康告诉记者,脆柿的采摘工作从9月开始,将持续到11月中旬。今年脆柿产量可观,味道甜美。“刚刚又有人找我订了15箱。”徐建康的话语中充满着丰收的喜悦。
据了解,与普通绵软的柿子不同,太秋脆柿在树上就能自然脱涩,摘下来即可直接削皮食用,口感既有苹果的脆爽,又有哈密瓜的甘甜,令人回味无穷。但种植太秋脆柿并非易事。“在脆柿枝条嫁接中,砧木的选择很关键。”徐建康说,一开始,他从朋友那移接了一段脆柿枝,但是嫁接的成活率不高,前几年都以失败告终。但他不认输,不断尝试,直到2011年,脆柿树上终于结出了5个珍贵的果实,让他备受鼓舞,终于在2017年迎来了脆柿量产。
“起初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种植,后来我们一边摸索一边学习,不断掌握经验。”徐建康笑着说。今年,面对连日的高温天气,徐建康引入喷滴灌等设备,持续为脆柿降温,以保证脆柿的品质。
这些年,为了扩大脆柿市场,徐建康的儿子徐冬晓接过了接力棒,他通过品牌创建、实物推广、网络销售、参加展会等途径,不断尝试提高脆柿效益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“目前,我们主要是通过浙鲜达平台、微信朋友圈实现线上销售,并与各地水果批发市场对接,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,全国各地都有订单。”徐冬晓说。
目前,徐建康父子俩先后在塔石乡高田村、银岭村开辟了多处高山试验基地,在400米、600米、800米的不同海拔试种脆柿。“接下来,我们也将不断扩大种植规模,并引入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,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。”徐建康信心满满地说。
看婺城新闻,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